首页 | 资讯 | 教育 | 校园 | 济困 | 艺术 | 文化 | 法制 | 体育 | 奥运 | 星座 | 招聘 | 动漫 | 游戏 | IT | 手机
大师云集北京圆明园学院 国学大师季羡林亲临课堂
06级中欧EMBA北京班招生 人大商务外交研究生进修
99个精品项目月赚80万! 人大技术经济与管理硕士
名人首页 我看名人 名人掠影 名人访谈 成名之路 名人传记 名人时尚 名人漫画 活动专题 世界名人录
【滚动新闻】·易中天不要像余秋雨一般讨人嫌  ·香港资深艺人关海山逝世  ·周慧敏乌黑亮丽秀发 散发自信女人魅力  ·舒马赫宣布赛季后告别F1  ·杨振宁:三大幸运一大遗憾  
  网信首页 > 名人 > 名人访谈
弗里德曼:世界正在平坦化
www.wx216.com 2006-10-13   来源:人民网   作者:
收藏此页】 【 】 【打印

    《纽约时报》世界经济及国际政治方面的资深记者兼专栏作家,哈佛大学客座教授。1980年,他的著作《从贝鲁特到黎巴嫩》被授予非小说类的国家图书奖;1999年,他写作了《“凌志汽车”和“橄榄树”的视角》,在全球销售百万册以上,而2005年,推出的《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更是在美国媒体排行榜持续名列榜首,并赢得了2005年英国“FT/高盛”财经书大奖。

  世界是平的吗?从纽约到东京,从伦敦到柏林,随着美国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书籍《世界是平的》的持续热销,这个问题也伴随着全球化的脚步,成为了全世界似乎都在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这个秋天,在同样被全球化浪潮所席卷的中国,细心的读者却在书店发现了两本有着相似面孔的新书《世界是平的》,一本是湖南科技出版社的《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还有一本是东方出版社的《世界是平的:凌志汽车和橄榄树的视角》。

  严格来说,后者是弗里德曼在1999年出版的一本书的再版,更为准确的译名应该叫做《直面全球化:凌志汽车与橄榄树》,两者可以视为姐妹篇,在《凌志汽车和橄榄树的视角》中,弗里德曼第一次系统阐述了他关于“全球化”的思想,他指出,全球化正在让世界变得扁平化,还分别用“凌志汽车”来比喻市场力量与科技,用“橄榄树”来比喻传统观念和文化,认为两者间的平衡才是全球化得以继续发展的方法,并认为,全球化是一种取代冷战的新的国际体系。

  2005年,他在新著《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中延续和发展了自己的观点,他把全球化分为三个版本:全球化1.0时期,推动全球化的力量来自于国家;全球化2.0时期,推动的力量来自于企业;全球化3.0时期,推动的力量来自于个人。他还总结了推动全球化发展的十大动力。在这本备受关注的书籍里,他还分别针对国家、企业和个人提出了因应之策。

  弗里德曼对全球化的乐观态度显然赢得了相当一部分人的赞誉,并使得他的新书荣获了2005年《金融时报》与高盛年度最佳商业图书奖。比尔.盖茨在不同场合里推荐了弗里德曼的书,认为这是所有决策者、企业员工都必须读的书。美国的《财福》杂志甚至说,美国的州长、国会议员都在谈《世界是平的》,有的商学院甚至要新生来报到前就先把《世界是平的》读过一遍。现在,这股热度同样蔓延到了中国,潘石屹、杨澜、张瑞敏等企业家对书中观点都非常关注,把此书列为员工必读书。

  弗里德曼的书籍在全球引起广泛关注的同时,对其的质疑声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弗里德曼对于技术的痴迷,使得他的结论显得过于乐观,甚至天真。英国学者约翰.格雷对全球化的批评态度就是众所周知的,有人甚至专门建立了一个名为“反对弗里德曼”的网站,批评这位全球化的拥护者。《经济学人》甚至毫不客气地称:“令人惊讶的是,弗里德曼的这部新作是一个可怕的失败。”世界真的变平了吗?全球化能够真正消除民族、国家之间的障碍,为国家、企业和个人带来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吗?我们采访了众多的国际问题专家、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以及普通读者,希望你也能和他们一样,在掩卷而思之余,给出自己的答案。

  全球化,喧嚣与利益之争

  “哥伦布要去印度,结果到了美洲,他意外地发现,世界是圆的;我从美洲到了印度,结果意外地发现,世界是平的”。三获普利策奖的美国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用他幽默的天性和因周游世界收集的诸多鲜活事例,很容易地就将其全球化的理论兜售给我们。在首版于1999年的《世界是平的一一一“凌志汽车”和“橄榄树”的视角》中,他写道,“凌志汽车”

  背后所代表的跨国、同质化、标准化的市场力量与科技,足以压制所有的“橄榄树”。

  然而,两者间的平衡才是全球化得以继续发展的方法,因为没有“凌志汽车”,国家无法成长,没有“橄榄树”,则是丧失立足之本,难以持久。而在2005年出版的《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中,他追溯了全球化的三个阶段。在全球化1.0时期(1492一1800年),世界由大尺寸缩成中尺寸,推动全球化的力量来自于国家;在全球化2.0时期(1800一2000年),世界从中尺寸缩成了小尺寸,推动的力量来自于企业;在全球化3.0时期,国家从小缩成了微小,推动的力量来自于个人,竞争场也变平了。全球性的平台出现,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参与进来,合作并竞争,分享知识和工作。

  无疑,这在本已流派众多、纷繁复杂的全球化理论中又添一种新见解,只不过这次作者高扬着的是科技和全球化的大旗。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曾说,“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全球化,有赞成者,就有反对者。

  1999年11月底,4万人组成的全球化抗议者队伍与警察在整个西雅图发生全面冲突,由此拉开了世界范围的反全球化运动的序幕。此后,几乎每逢各国首脑大会,总有大规模反全球化的游行示威伴随。而同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斯蒂格利茨,也曾借助畅销书《全球化及其不满》,大力抨击了美国的全球化政策,并将矛头对准了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其应该对当下世界范围内诸多发展中国家及转型国家的发展失败负责。斯氏等批评者认为,全球化本质上意味着世界文化的统一或美国化;而另一些批评家认为,全球化不一定是文化的同质化或美国化,相反,它会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变化多端的差异。

  不可否认,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是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但事实上,它们对待全球化的态度也是矛盾和模棱两可的,这从形形色色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等方面,即可看出。

  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全球化加大了贫富之间的不合理分配,剥夺了民族国家的主权,例如,泰国就因为过早且过度开放金融市场,从而引发了亚洲金融危机;另一方面,它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一些机遇和利益,这从近年来中国、印度经济腾飞的例子即可看出。

  但是,不管对全球化有着怎样激烈的争论和评价,地球依旧转动,世界依旧纷争不已。正如弗里德曼所说,“这不是你要不要全球化的问题,而是你如何全球化的问题”。世界究竟是不是变平了呢?这或许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曾昭逸

  作者访谈

  “变平的世界只是一个开始”

  记者:对于没读过这本书的读者,你能解释一下“世界是平的”是什么意思吗?

  托马斯.弗里德曼:当我说“世界是平的”时,我是说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一股科技与政治的潮流开始结合到一起了,其中包括柏林墙的倒塌、因特网的出现、Windows操作系统的传播、全球网络的行程和互动应用程序的发明,这些都令世界各地的人们更容易合作,就好像在一个场地上一样。全球性的平台出现,使更多的人能够参与进来,合作并竞争,分享知识和工作,这在世界历史上是前所未见的。我的书就是追溯了这个平台是如何出现的,它对公司、国家和个人有什么意义。

  记者:你到底在全球化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

  托马斯.弗里德曼:我写作的初衷,来自与两位印度企业家的谈话。他们从事的是最高端、高科技的外包行业,真正站在了全球化地震的中心。他们可以看到整个平台,我在《凌志车和橄榄树》中讲了很多硅谷的事,但现在我要讲述的又是另外一帮人,他们持有完全不同的观点。

  另外,我也看到不少核心企业全球范围的合作,我们能从它们这里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全球化。我们以前不把沃尔玛和联合包裹服务公司作为全球化的淘金者,但当你进入这些公司内部后,你就会惊讶地发现一个全球性质的平地以及背后驱动它的力量。

  记者:很多人把全球化理解为“外包”形式,但你描绘了一个国家经济之间更复杂的关系,你觉得对公民来说,他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利益?

  托马斯.弗里德曼:的确,世界变平后,不仅仅是“外包”了,这点对我来说很重要。世界变平后,全球化现在这个阶段是一个“采购”的全新阶段,也就是说,公司和个人可以很容易地采购来知识、商品、创新、研究和所需的建议。

  这些东西可能来自隔壁的公司,也可能来自1000英里之外的国家,但感觉好像还是来自隔壁一样。我希望这本书能引起下一轮对全球化问题的讨论,这种讨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时,因为东亚金融危机、货币危机以及随后到来的世界银行和货币基金会的问题而被中断了。

  记者:有些观点认为,你在书中并没有提到最穷的国家,如非洲等,这些国家不在你平坦的世界的讨论范围内吗?

  托马斯.弗里德曼:我专门有一章讲述“不平的世界”,讨论那些仍然没有变平的国家。我的分析主要是为了确认潮流所在,它已经到了转折点,只是很多人都没看出来。这也是我渴望在书中提出的。这个潮流就是变平的过程,我觉得它已经开始有了转折点,中国和印度可以作证,现在地球的三分之一都可以使用、挖掘这个平台了。

  我完全同意还有非常多的人不在平台里面。非洲不在里面,因为它还没开始学习全球化,它没有像样的基础建设、教育、环境和投资法。富裕国家的公民应该帮助非洲和其他落后地区创造工具和条件,但如果仅仅因为他们不在这个平台里,就认为这股潮流没有发生,那就很荒唐了。

  记者:美国人怎么看待世界平坦化?

  托马斯.弗里德曼:小时候妈妈对我说,吃完你碗里的饭,因为中国人和印度人在挨饿;而现在我对我的女儿说,完成你的功课,因为中国人和印度人在抢你的工作。中国、印度、美国,都好像是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中国呢,道路平坦,5个车道,一切都很好,但是前面可能也有屏障;印度呢,路面是一塌糊涂,很窄,还有动物走来走去,但是前面似乎越来越平坦,也许未来就可能全是中国的这种好路,也许这只是空中楼阁;美国呢,没有障碍,路也很好,但是前面好像没有路了,美国人必须自己开出新路来。

  因为平坦化,原有的优势就很容易被学走。平坦的世界充满新的挑战,这给美国人带来了危机感,但我们必须接受它,主动迎接挑战。全球化在强调各方合作的同时,也需要更多本土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优势。

  记者:“9.11”事件之后,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讲,你认为战争是必要的吗?

  托马斯.弗里德曼:“9.11”事件是超乎文明承载力的,恐怖分子展示了其愤怒,也展示了人类邪恶的一面。本.拉登是很独特的恐怖主义者,一个有着庞大组织的邪恶恐怖主义分子。但我不觉得伊拉克战争和恐怖主义有关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只是一个借口。

  记者:过去的五年中,对于世界的变化我们仍然有点看不懂,你认为,接下来的五年中会发生什么?

  托马斯.弗里德曼:我的答案是,基本上是一样的,然后再慢慢变化。我相信我所说的变平的世界只是一个开始,它需要多年的实施,但慢慢地它会改变一切,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科技。就像卡里.弗瑞达说的,过去20年中的“IT革命”只是一个热身,只是全球合作工具的传播。现在我们将看到真正的IT革命,它突然加速、急速前进,就是因为这个世界是平的。

关闭本页
  【 相关链接 】
  全部评论
  昵称:
  热门评论Top5 >> 更多
操作失败,页面未生成!
网 信 搜 索
查询条件:
查询内容:
点击看大图
网信教育助您成功
点击看大图
关爱贫困学生
名人传记
·与李敖百日婚姻 胡因梦也有话说
·杨恭如剪短发伤心欲绝 坚称单身
·姜文得子后首度公开露面 心情大
·看上去很慈祥 孔子标准像向全球
·南开历任校长之张伯苓
·鲁迅逝世70年祭:他在流言伤害
·张居正:中国唯一顺风顺水的改革
·孟广美“误读内地文化”
·甄子丹博客话受伤 任贤齐运动爱
·杨亚洲:“大多数”是我的主角
成功之道
   招商广告
北京圆明园学院本科热招
海文学校帮助你考研成功
教育无忧--人才教育门户
金世纪金典课程成就世纪
沪新亚药业邗江有限公司
最权威发育培训中心凯育
迅捷舞蹈!旋转精彩人生
新科海成就高薪IT者梦
人大网络教育学院招生中
浙江长生堂药业有限公司
欧美明星们迷恋靓肤法宝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信介绍  -   网信招聘  -  保护隐私  -  友情链接  -  产品答疑  -  客户投诉
文网文[2006]029号      京ICP证050326  
Copyright © 2004 网信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60014号 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050326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50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