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教育 | 校园 | 济困 | 艺术 | 文化 | 法制 | 体育 | 奥运 | 星座 | 招聘 | 动漫 | 游戏 | IT | 手机
大师云集北京圆明园学院 国学大师季羡林亲临课堂
06级中欧EMBA北京班招生 人大商务外交研究生进修
99个精品项目月赚80万! 人大技术经济与管理硕士
名人首页 我看名人 名人掠影 名人访谈 成名之路 名人传记 名人时尚 名人漫画 活动专题 世界名人录
【滚动新闻】·未来学家托夫勒:控制信息交流会越来越困难  ·何兹全:士不可不弘毅  ·专访国际空间站首位华裔站长焦立中(图)  ·李金华:将着力关注新农村建设资金  ·作家马丽华眼中的西藏文化变迁  
  网信首页 > 名人 > 名人访谈
第一个重走长征路的记者罗开富谈长征
www.wx216.com 2006-08-24   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作者:
收藏此页】 【 】 【打印

点击看大图
嘉宾罗开富做客强国论坛照片

  编者按   在纪念红军长征50周年的时刻,罗开富于1984年10月16日至1985年10月19日沿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原路徒步采访。他以红军为榜样,凭着百折不挠的毅力,终于成为继红军之后第一个走完原路全程,第一个翻越全部雪山,第一个横穿草地中心沼泽地的记者。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2006年8月23日14:00,全国政协委员、原《经济日报》常务副总编罗开富做客强国论坛,以“第一个重走长征路的记者”为题与网友交流。 

  访谈全文

  [主持人]:各位网友,下午好,欢迎收看人民网视频访谈。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体验长征式的生活,重走长征路虽然不如一般旅游那么轻松,如今却成了一股潮流,重走长征路的有著名节目主持人、有普通老百姓,也有外国朋友。长征,到底包含了什么不凡的追求与信念呢?

  [主持人]: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原《经济日报》常务副总编罗开富先生作客强国论坛。罗先生于1984年10月16日至1985年10月19日沿二万五千里长征原路徒步采访,他凭着百折不挠的毅力,终于成为继红军之后第一个走完原路全程,第一个翻阅全部雪山,第一个横穿草地中心沼泽地的记者。罗先生的经历,对于我们了解一个真实的长征,了解什么是长征精神相信会大有帮助。欢迎罗先生,首先请您与网友打个招呼。

  【罗开富】:谢谢各位网友百忙之中看这场访谈。

难忘重走长征路

  [悦耳]:嘉宾:请问您的经费是从哪里来的?

  【罗开富】:我的经费完全是单位(《经济日报》社)的。我当时作为《经济日报》社驻云南记者站的负责人,到北京来接受任务,离开北京的时候是1984年10月26号早晨,一个人背着一个包,就在北京的虎坊桥,坐了6路公共汽车走的。我们吃饭都要交费,所以今天我还带了很多单子,当时吃一顿饭就要2毛钱,整个发稿的经费,我每天补助1.2元,整个走下来,经费用了8千多元。由于我的向导比较多,沿途的陪同、向导、介绍情况的,还有为我发电报的一共2800多元,费用花了一点,公家花了8千多,我自己把工资用完之后,还贴了700多块钱,我回来的时候,工资才62块一个月,我正在愁的时候,工会给我补助了700多块,整个长征下来,我没有赚一分钱,也没有赔一分钱。

  [主持人]:您在走长征路上肯定发生了很多难忘的事情,请您跟网友介绍一下,您当年重走长征路的那些情况?

  【罗开富】:长征路究竟怎么走法?后来决定50年后的同一天,从1934年10月16号傍晚,50年后的同一天,那一天当时我们总编辑给我规定了“六个必须”,即必须走原路,不能走公路。还有必须走到每一个地方。还有必须每一天写一篇文章等“六个必须”。因为规定的死死的。比方说,1934年12月19号中央红军到了贵州山寨,我50年后的同一天也到那里,把腿摔断了,老百姓扶着我走。再一个,每天写一篇文章,但是发稿到哪去发,就是今天发稿也不好发,长征路和长征原路应该是两个概念。后来邮电部给我下了文件,凡是我走到某一个县,邮箱都跟着我走,后半夜也会为我把稿件发到北京。

  [主持人]:听说您当年每天都是点着蜡烛写稿子,每天要用三、六根蜡烛?

  【罗开富】:对的。因为好多地方没有通电,前两年我在清华大学演讲,有个教授带了一批学生也去走长征路,后来写了文章,他们也是点着蜡烛。

  [主持人]:有网友说,罗先生当年您是怎么过雪山的,因为现在的雪山已经没有雪了?

  【罗开富】:由于气侯的变化,我也注意看这个报道。我过了五大雪山,其中有四个雪山有雪,我回来之后,又到长征路去了两次。2001年我又去过一次雪山。第一次走路,走长板山上雪不大,过了15年之后,我重返这个山的时候,过不去,后来还是老百姓把我背下山的。所以雪山的问题网友比较关心,我也比较关心这个事。但是红军走的垭口是不是真正爬上去了,因为上面都是终年不上的地方。没雪的可能性是有的。

  [主持人]:你有六、七次遇到生命的危险,当时没有害怕和畏难吗?

  【罗开富】:生命危险和红军是不好比的。当时我并不危险,我的艰险在哪里呢?每天走路,体力消耗大,基本的睡眠每天三?D四个小时。过草地的时候,我们也陷进去了,陷进去之后,我们十个人全部陷到里面去。感到没救了。我讲这个地方是现在大部分人经历不了的。因为过草地有两条路,右路军和左路军。所以现在一般的人不会进,遇到了这些困难。后来怎么出来的呢?还是牦牛拱出来的。

  [主持人]:那条绳子今天带来了?

  【罗开富】:带来了。

  【罗开富】:这个是当年一个老太太叫徐解秀和三位长征的红军住在一个房间里用的烤手、烤衣服、烤鞋子的火炉。这位老人就是临走之前留下来叫孙子交给我的。

点击看大图 
嘉宾罗开富重走长征途中从草地里面采来的野菜

  [想唱就唱]:老罗,这是什么东西啊?是吃的吗?

  【罗开富】:这是草地里面采来的野菜。都说红军吃野菜、吃皮带,我进入草地中心地带之后,我特别注意哪些野菜能够吃,我也不知道,所以我进草地的时候是这样,陪同我的当地人有9个,其中7个是当地的藏族,两个是汉族,因为我每天要发一篇稿到北京,用牦牛驮着设备进去的。进去之后,我就问当地的藏族,哪些野草能够吃,向导就边走边采,采了一部分出来。今天带到了强国论坛,让网友看一看。草地的边缘有没有呢?也有,基本上不多了。

  [主持人]:在1984年去的时候,长征沿线的发展情况怎么样?您当时看到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罗开富】:1984年那些地方还是比较贫穷的。这部分在报道中也写了。当时人民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交通也不发达,有些地方卖猪的时候,还要几个人抬着走。我当时感觉到最好的还是草地,因为老百姓可以养牛、养马。

  [主持人]:后来有没有去过?

  【罗开富】:我回来21年后,我每年都去一次,雪山、草地我还去过两次,我发现变化比较大。首先生活质量提高了,经济发展起来了。但是我感觉长征路上的风景也特别好。当年红军写的回忆录,大部分都是打仗、战斗。后来人们也写到艰苦,想不到“长征路”上的风景特别好。比方说大家都知道九寨沟。实际上九寨沟也属于雪山、草地的范围,当地老百姓这么叫,黄龙是大姐,九寨沟是二妹,三妹就是“卡隆沟”。我当时在长征路上拍了很多照片,现在浙江博物馆根据这些照片,建造红军经过的横店,再拿我照片核对以后,发现当年的风景都没有了,改为现代化了,所以经济发展了,开发也在搞,但是我总感到惋惜的是当年自然的风貌开发的过度了一点。

  [主持人]:今天罗老也带了一些长征时候的实物,请您给我们展示一下。在这些实物中有一个故事,请罗老给我们讲讲。

点击看大图 
当年一个叫徐解秀的老太太和三位长征的红军住在一个房间里用的烤手、烤衣服、烤鞋子的火炉

  【罗开富】:红军1934年11月7号离开湖南汝城县沙洲村,50年后,1984年11月7号到了汝城县沙洲村下午3点15分才离开,离开以前,我总感觉在这个村庄里有一个小脚老太太老是跟着我,我和向导说,总感觉这个老太太有什么事,问了一下,她说,我能不能问问你。我说你可以不可以问问,问问她有什么事。她说:“你是老红军吗?”因为我当时每天走路,每天在山里面跑,干瘦干瘦的,身上也脏,头发也长,我说“我不是红军,我是走长征路的”。她说:“你能不能回到北京帮我找三个红军姑娘和我的丈夫?”。事情是这样的,1934年11月6号晚上,三个女红军和这个老太太住在一起,这个老太太叫徐解秀,当年她84岁了,第二天她们走的时候,把一条被子剪下了半条给了我,她说世上好人多,我为什么要她们的被子呢?他们风里来,雨里去,我不要,她们说,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今后我们革命胜利了,我们还会拿一条被子来。这样推来推去,大部队就离开了村庄,因为三个红军要爬山,而且她们爬山非常困难,所以老太太让她的丈夫送这三个红军姑娘到山边,说好送过山就回来,三个红军姑娘走到半山腰又回来说,大嫂你回去吧,我们革命胜利就会拿一条被子来看你的。后来她丈夫也叫她先回去,说你烧点水,从山边到村庄那么远,我陪她们翻过山就回来,这么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当天晚上我翻过山之后,我写了一篇文章《三位红军姑娘在哪里》。七天之后,就在《经济日报》的头版发表了邓颖超、康克清、蔡畅看完这篇文章的谈话,“:“悠悠五十载,沧海变桑田。可对那些在革命最艰难的时候帮助过红军的父老乡亲们,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请罗开富同志捎句话:我们也想念大爷、大娘、大哥、大嫂们!”并表示:一定要想办法找到徐解秀老人要找的三位女红军姑娘和他的丈夫。
  后来我到北京,也跟这三个老红军汇报,很多老红军都说,这样我们继续找她,但是在找到她之前,你先代我们去送一条被子过去,感谢她当年对红军的想念,1991年当我拿着被子赶到这个地方时,老太太已经几天前去世了,所以我就跪在那里,我说:“大娘,我来晚了,”后来他的孙子就说:“我奶奶临走时说,你爷爷还会回来的,那三个红军姑娘还会回来的,你一定要想办法把这条路修好”他说到她临走时他说:“我们一定要记住共产党就好了,你爷爷回来告诉他,不是我不等他了,我等了快60年了,每年都到山边去看,看不来,我不拿红军的被子都可以,他们肯定是老了来不了了,一定要把路修好,党和政府是最好的,一定要把这些话给后辈传下去,什么叫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2005年我利用假期,我和报社的同事,又去给老人上坟,回到她房间的时候,她孙儿把当年给红军烤衣服的火钳拿给我,留下来是为什么,一个是为了想念,另一个是为了找当年的红军。

  [主持人]:有网友问您,走完长征路以后,您有什么感受?

  【罗开富】:感受是比较多的。我感到红军是人类中最坚强的。走完长征路以后我感到似乎经历了一次灵魂的净化,也感到雪山的高,草地的宽阔,总感到中国共产党人能有今天,确实是用鲜血换来的。走到延安之后,后来回来北京天安门前,再看到红旗,心情完全不一样了,确实是用鲜血染红的。

重走长征路,振奋长征精神

  [主持人]:罗先生您当时为什么想到重走长征路?

  【罗开富】:我原来是《经济日报》,小时候是共产党解放军救了我,在60年代我被调到北京,在《经济日报》总部工作,接触的红军比较多,文化大革命中,这些老红军都被关起来,当时听他们的倾诉,心里想,没有这帮人哪有我们的今天。我就想起了应该写写这些老红军,怎么个写法?当时老红军说,还不如去长征路走走。这条路到底是怎么走的?应该去看一看,走走原路。当时《经济日报》的总编辑,他也是创办人民日报的元老之一,干脆说干就干,各个方面的因素凑成了我走长征路。

  [自我批评]:嘉宾:为什么长征?长征为了什么?

  【罗开富】:简单地说,是中央革命根据地守不住了。1931年1月,在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上,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者取得了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排除了毛泽东的军事指挥。当时李德、博古占领了统治地位,他们占领了统治地位就是打阵地战。网友说为什么长征?我觉得问得好,因为我们纪念长征的时候,必须把这个事情弄清楚,所以我最近写了一篇文章,就是“为什么要进行长征,究竟是什么时间、什么事件促使了突围”,因为只有这个搞清楚了,才能知道长征不仅仅是艰苦奋斗的问题,进行长征就说明了我们什么时候有了准确路线我们就能胜利。因为那时候,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取得地位以后,他们亲自领导,打了一仗叫广昌战役,当时中央苏区的北大门失守,在这个时候,就开始要突围。什么时候开始的?广昌战役结束那一天是1934年4月28号,因为广昌战役一失守,我们的形势就非常危急了,5月初就开始准备突围了。长征为了什么?就是为了使我们中央红军能够生存下去,使我们的党中央、中央军事委员会突围之后,到另外一个地方去领导我们中国革命的战争。当时,我们想到了抗日战争,为北上抗日做准备,也是为了北上抗日。长征为了什么?一是为了我们自己的生存;一是为了更好的领导我们红军、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战争。

  [主持人]:网上有网友向您问好说,20年前,他独自订了《经济日报》,您重走长征路的事迹他已经看到了,您对现在重走长征路的现象有什么建议吗?

  【罗开富】:首先感谢这位网友,当时20年前,我每天一篇文章发到那里,到现在他还很关心。重走长征路,我现在也在关注这件事。我想首先走长征路,基本要把长征路的情况了解一下。这个还是大部分做得不错的。比方有些报道讲,从江苏出发的10个省,毛泽东在1935年11月5号一直讲,经过了11个省,他们说西康没有了,不是。西康没有了,现在多了一个宁夏。长征的开始应该是福建。红军长征的时候,福建作出了贡献。从福建算起的话还是11个。有些到了草地,右路军走的小路变成公路了。实际上这个草地中心地带200多平米现在还是沼泽。
  上次我听关专家讲,准备要到那里去测量。我走长征那一年之后回来,我又去了两次阿坝州,那里的人跟我说,他们要进去一下,进行测量。我想走长征路,要把长征的大概情况了解清楚。
  上一次我看到一些报道,经过了很多山,实际上规范的红军长征应该第一座雪山是夹金山,仓德山、长板山、打鼓山。
再一个就是对长征路的探索。比如周恩来讲的,鸡鸣山里的一个村庄,现在被权威部门认定,所以我总的感觉一方面要注意身体,第二个注意长征大概的情况。
  比如我最近看到一个报道,长征落脚点最后在“哈达铺”,过去一直是这么讲的,根据现有的史料看,长征最后的落脚点不是在“哈达铺”,而是在“吴起镇”,像这些都在探索中间。现在重走长征热潮兴起,这毕竟是中国人民的财富,也是我们党的骄傲,向世界证明了我们能够征服任何困难,现在大家抱着这种心情去走长征路,我觉得很不错。但是各人的目的不同,但是基本的长征概念,现在都有书。

现代社会更要弘扬长征精神

  [主持人]:有一个网友在问,说您怎么看待长征的意义?现代社会需要长征精神吗?您觉得长征的精神是什么?

  【罗开富】: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也是我多年来学习和探讨的。现在青年一讲“长征精神”就是艰苦奋斗,我认为“长征精神”包括这么三个方面。一个是把人民和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怀着正义必胜的信心,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怕付出一切的精神。湘江战役大家都看了,8万六千多红军打下来,最后只剩下了三万多。
  第二长征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也是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精神。
  那么一支部队,那么一种打法,我在讲湘江战役,最后红34师基本全军覆没,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两个师,右面是红一军团,左面是红三军团,垫后是红九、红八,红九红八过了,红五军团34师还没有过,最后撤时,等整个部队过去之后,34师被20多万敌人咬住之后,打完,只剩下200多人,师长是陈树湘也被俘虏了。因为他受伤,肠子都留在外面,他把肠子剪断才没有被俘虏。整个部队掩护中央,部队之间互相掩护,34师掩护13师,最后团结的精神也是红军长征的精神。
  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艰苦奋斗,艰苦奋斗首先有一个条件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在路上,一个陪同给我介绍情况的向导,为我走完二万五千里,2800多人都签了字,也出了本书。红军长征当年能够胜利是靠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的支持,我50年后再采访长征路也是靠着那么多人,他们才把我护送回来,这个精神不仅仅是艰苦奋斗。一个是不怕牺牲。我回来之后,有说人我感觉青年人真正要创业,应该到长征路上去。碰到艰险怎么办,就要学红军的精神。

  [主持人]:谢谢罗总给我们讲了那么多的故事,给我们的青年人提出了那么多的建议。各位网友,红军长征已经成为历史,然而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来说,万里长征才迈出第一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任务艰巨,任重道远,发扬长征精神意义重大。谢谢罗开富先生的现身说法,今天的视频访谈到此结束,接下来罗先生会与大家进行文字交流,欢迎继续参与。

  [贪官污史]:参加过长征的人会如何看待当今党员的腐败堕落?

  【罗开富】:我看到这个题目之后,觉得提出这个问题是很正常的,因为大家一想到当年那些红军流血、牺牲为之奋斗的就是为了人民。我们这一代人,都应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的接班人。红军优秀品质是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绝对不是喊口号,如果光是喊口号,我们到不了陕北。牺牲了多少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是八万六千多人,到陕北的时候七千人左右,当时过草地的红五红六军团也就是万把人,到陕北才剩下一万人左右。关键是中途加入红军的很多,现在有纪录的就五千多人,这支队伍应该说沿途加进来10多万人,到最后剩下一万多人,他们为之奋斗的目标是干什么,就是为了国家富强,为了人民生活好。刚才问红军精神,第一个我认为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现在牵扯到人民,嘴巴上喊为人民服务,实际上就是你在贪污腐败,怎么对得起红军,对这个问题,我们党是很重要的,一直在采取措施,治理、教育,相信会好起来。但是我总感觉到这个过程应该短一点,让人们看到我们的干部感到很亲切,看到我们的党员感到就是红军回来的感觉。
  我自己也在问,为什么?所以我们今年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的时候,我们应该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应该加以逐步的解决。应该树立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应该把红军的优秀品质学过来。

  [悦耳]:嘉宾:您是否觉得每个新时代的青年在一生当中都要至少走一次长征路?

  【罗开富】: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理解他的心情。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得到的。应该说,我是个幸运者。为什么我是一个幸运者?一我在军队里待过,当年认识了很多老红军,我走在长征路上的时候,他们给了我很多指示,杨成武将军当年二万五千里长征先遣队的政委,两次到长征路上看我,给我创造了这个条件,改变了我后边走的情况。因为我不满意的地方感觉的多,现在不满意的地方有,但是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重视这个问题,改进这个问题。每一个青年都去走一走,不可能的,说心里话,真正走长征路,好多地方走不了。现在我看了很多长征报道,比如湖南延寿这个地方的路最难走了,好象现在走长征路的人,没有进去过这个地方。另外老说五大雪山,实际上有十八座雪山,每一个人走长征路不可能,但是我觉得有条件的应该走一走,怎么个走法?我觉得走一段,走得不一定长,真正的体会一下,可能对人生的经历有好处。现在的青年人也不错,为什么?思想活跃、知识方面丰富,也在整个世界大格局中,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所处的位置,也都在发愤图强,但是也不可否认,某些人感到浮躁,碰到一点点困难,怨天尤人,依赖性太强,所以我现在看到一些报道,我们那时候读书,父母都让我们乖一点,但是现在读书,父母都要陪着。我觉得这样对成长不利。父母的心是可以理解。我的意思是一要走长征路。第二现在能从我们家门口、单位的门口、学校的门口应该培养独立自主,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我觉得同样是重要的。
  这位网友提出来是不是至少走一次长征路,正因为这样子,不光是网友,老一辈的人,也许在想这个问题,所以我写了这本《红军长征追踪》,这本日记现在在浙江横店,花了大概有十多个亿,已经把整本书所有重要的红军战场遗址、雪山、草地基本上按1:1都造好了,把红军长征走完,需要花两天时间。真正走长征原路,当年二万五千里长征花了368天,毛泽东同志讲的是367天,它是不矛盾的。中央的主力红军跨过于都河(1934年10月16号),毛泽东同志是10月17号跨过于都河的,毛泽东的讲话里面是367天,这都是一致的。二万五千里除一个368天的话,每天就是走70多里路。不可能每个人都去走,但是到横店这个地方去看看,大概是走两天,我觉得这个网友提得很好,他的意思我可能猜的不一定对,他的意思是很积极的,是不是都要经过艰苦奋斗的磨炼?我认为对的,一个青年人,不经过艰苦的磨炼,不掉几次眼泪,不认真的下功夫钻研一些问题,他不可能在今后取得更多的成就。

  [雨溪晴]:罗嘉宾,不客气地说一句---- 我觉得今天的人再走长征有作秀之嫌,很有点类似于文革时期的吃忆苦思甜饭的味道。我们现代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应该肩负起当代的使命,一味的怀旧不利于年轻人的进取。

  【罗开富】:我看到这位网友不客气的说一句,我觉得很直爽。因为我很少在网上交流,今天是第一次。我看到网友讲的关于作秀,我是这么看的。因为中国人有个传统,到几周年总要纪念一下,也作为一种纪念吧。我是这么看的。比方说文革中吃忆苦思甜饭了等等,这种纪念不完全是一味的怀旧,这句话有点道理,不是怀旧不好,一味的怀旧就不好,我们纪念长征的精神,无非是激发起民众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从积极方面来看,我觉得纪念长征开展各种活动,还是应该的。但是网友很关心这个事,本身对我也是个鼓舞。怎么来看这些事呢?因为个人所处德威治不一样、环境不一样、目的不一样,所以各种纪念活动都会有的。我当年不过是作为一个新闻记者的角度。当年我是走原路的,当时为什么走原路?当时有当时的情况。因为国外有些权威家跟我们党中央领导讲,说长征路上我们去了,你们的后代不可能再有人把原路走通,我当时的背景是这样。当我走在路上的时候,国内有些人不相信,国外有些人也不相信,说不可能走原路,走原路每天还写一篇文章也是不可能的。当时外交部的新闻发言人,也就是现在的外交部长李肇星就在北京讲,我们中国记者是不造假的,谁要是不相信,谁可以到长征路上采访,第一个到长征路上采访,和我一块走路的外国记者是日本的《朝日新闻》记者加藤千洋,他陪我走了一点,后来回到日本之后,大概前后写了三个版面的文章。他对自己所了解的中国工农红军的情况大加赞扬,另外对我这个中国记者走长征路,也认为中国的后人确实还有这种干劲,所以他的题目就是“向中国长征之路的挑战”,从文章感觉来看,中国人顽强的精神、奋发的精神可不要小看。因为他看到我的时候,我已经瘦了20多斤了,每天晚上写文章,他感觉到,你们的红军是这样的。这个东西看上去是怀旧,实际上是纪念,也是激发了一种精神。这位网友提现代的年轻人肩负起当代的使命,当代的使命无非就是把中国建成现代化,赶超一些先进的国家,这样子,我们还是要有一种精神,什么精神?就是百折不挠的精神。我最近跟一些同志谈,我说我这个现代化的电脑都不太会用,但是我感觉多了,好象你们在商店里面买了电脑,背回来快一点,为什么?背回来安装的慢一点,商店里的电脑说不定又要更新了,这个话有点夸大,但是我感觉到了这一点。为什么?我刚才讲当代的使命,就是我们要赶超。我们中国人老喜欢搞一个第一,但是讲半天没用。当代的使命靠什么?靠我们的技术、思想。但是更要紧的是靠我们的意志。有了人的意志,有了文化、有了思想,就能干成大事。所以现在看上去纪念长征,也可以说是怀旧,但是这种怀旧,我觉得在今年还是应该做一做,可以激发我们民族的精神。什么叫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有一种精神,永远闪耀着光芒。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史,就是民族精神不断传承、不断发展、不断弘扬的历史。民族精神是什么?是不是可以这么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承认、共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灵魂。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战胜艰难险阻、战胜敌人的英雄壮举,是无数红军烈士用鲜血书写的历史。长征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注脚和前赴后继为后人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几十年来,我们党、军队和人民正是继承和发扬了这一精神,才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创建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并成功地进行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世界上比红军再坚强的人是没有了

  [赫邦]:请问佳宾: 您所走的长征路有二万五千吗? 您的总感觉是什么?谢谢

  【罗开富】:这个问题在网上提出来很好,因为前两年有些人说有二万五千里,有的人说没有二万五千里。有些人也访问过我,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排除了万难,克服了艰险,做出了人们难以想象的事,就是去争取了胜利。1935年10月19号毛泽东、周恩来率领红一方面军七千人左右的队伍到达了陕北吴起镇,在11月5号象鼻子湾正式宣告,我们这支部队到了陕北最远的走了二万五千里。第一次宣告走了二万五千里是这么来的。有些人现在说有二万五,有些人说没有二万五,有些说比二万五多。我的看法是首先要了解红军当年走长征路的情况,从江西出发之后,一般来说,都是中央和中央军委纵队走中间,左面、右面、后面都有部队保护着,前面有开路的,基本是按照这个队形来走的。中间这个相对来讲路走得少一点,左右面路走得相对多一些,有些人说走了二万五了,怎么某些路线每年走,我不可能哪个路线都走,穿插进行的就多了。1985年一月底到二月初这半个月里面,我为了调查周恩来同志说过的鸡鸣三省这个村庄在哪里,那两天有国内的一些记者,像新华社的记者姜军,还有地方的记者,每天陪着我走。我们就从左路穿到右路,从右路穿到中间,每天走90多里路,像这样子,就走的远了。有时候走中央纵队的路线就短了。有没有二万五千里,根据我的记录,好象还多一点。因为我在草地里面不光要走红一方面军的路线,因为我们的总编辑安岗同志还要求走红二方面军的路线,还要求走红四方面军的路线,所以红一方面军穿过草地花了7天,我另外两个方面军一走,横穿草地花了15天,我又走多了一点。所以我总感觉到走二万五千里主要是体验一种精神,体验我们前辈怎么样克服艰险、不怕牺牲去实现目标。我总的感觉就是我在那么多人的保护下、帮助下,我走到陕北,还掉了20多斤肉呢,中间掉的最多时掉了30多斤,何况当时红军还要打仗,没有吃、没有穿。刚才网友问我总的感觉是什么,我可以跟大家讲,总的感觉是世界上比红军再坚强的人是没有了。

在实际工作学习中学习长征精神

  [一天一地一广仔]:嘉宾,能否向我们介绍一下您的著作《红军长征追踪》,通过这本书您想向读者阐述什么?

  【罗开富】:这个问题我觉得也是很好的。看到这个问题之后,就把我的思绪带到21年前去了。当时平均下来走70里路,每天写一篇文章。当时的政治气侯,再加上自己的调查研究,不太适合写得更深,但是有好多问题很有感触,我每天凌晨两点到三点把稿写完发出去之后,那时候睡不着,后来养成了习惯,就把点点滴滴的心得记下来了。比方说红军为什么四渡赤水呢?不渡就不行吗?可是四渡赤水之后,又变成了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的得意之作,这些当时都不适合新闻现场写下来,所以我想告诉人们,当时我走在长征路上,当时的点点滴滴心得、体会记下来想告诉大家,也使我不要忘记长征路上这些牺牲了的老一辈革命家。在草地中心地带,第一次看到红军尸骨的时候,我留下了这样的感慨面对红军遗骨,我饱含着泪水,心中在说:安息吧,红军将士们,我们的革命前辈,你们为了人民解放和民族强大这个崇高的信念,牺牲了年轻的生命,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你们,因为我们深深懂得:历史不会也不应该忘记,不尊重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如果这本书不是当时记下来的话,回到北京,回到这种环境下,我写不出这种书了。所以现在人们访问我的时候,我读到某一段,现在我还会流眼泪。为什么?一敬佩红军。二感到现在我这个革命斗志各个方面不像当年了。用我们俗话叫“爷爷的某些方面也在忘本”,所以我自己也翻翻这本书,当时的心得、体会也激励自己走好最后的几步路。

  [一天一地一广仔]:请问嘉宾,在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您认为我们应当如何纪念那段历史?

  【罗开富】:我觉得这位网友很关心我们的红军长征。我很感动。怎么纪念?我觉得在各个岗位上,结合自己的岗位来纪念。比方说我42岁到43岁的时候,受老红军的委托,受我们报社的委托,我走长征路。每天发一篇报道,全国人民关心着我,当时我是一种纪念,我今年已经64了,虽然没有退休,但已经退到第二线了,我应该怎么纪念长征呢?我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应该把当年的史料继续的研究。比如现在一些权威史料上就说,毛泽东过第一座大雪山的时候,有些权威的书说是1935年6月16号,同样是权威的书,说毛泽东过雪山是6月17号;这样子,作为我走过长征路的,就要多翻一些史料,多翻当年的电报、文件。你认为应该如何纪念那段历史?首先结合自己的实际,把工作做好,把党的政策贯彻好。昨天我看到一个报道,“南水北调”工程源头都变成污水横流了,看了之后,我觉得当地的领导干什么去了?就老怪企业?有了什么事就作个批示?下个指示?你们看不到吗?简直不可思议。现在污垢横流。最后受害的是谁呢?我觉得最后受害的第一个是国家。为什么?国家要拿出一大笔钱来治理。我又在想,治理这么大片污水,如果国家拿一大笔钱出来,全部治污了,说不定中间又搞名堂了,国家又要损失一部分,弄不好又要第二次治污了。我觉得红军是最关心人民的,最清廉的,青年不一定都要到长征路上走一走,写几篇文章,写也是对的,走也是对的,不可能那么多人去走,去写,要把自己身边的事情做好,每一个人是不一样的。我们今天在人民网强国论坛跟网友交流,首先要讲真话,要讲实话,把自己想到的讲出来,你不要讲那些虚无缥渺的东西,没有必要,我们今天也是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一种方法。如果问我,“你认为我们应当如何纪念”。总之一句话,就是把党要求我们的工作扎扎实实的做好,我觉得这是最好的纪念。

  [想唱就唱]:老罗,你能当到经济日报常务副总编,与重走长征路有没有关系?

  【罗开富】:想唱就唱这位网友问得很好。为什么?他想得比较宽。我这个常务副总编和长征路是有关系的。因为我从1984年走到1985年,当时还是《经济日报》驻云南记者站的负责人,从长征路回来之后,我汇报完了,要准备走的时候,云南记者站的票已经买好了,我们记者部的领导交给我了,说你后天走吧,他说要不要派一个车,我说不用,还是老样子,我走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在北京欢送我,我早晨六点钟自己背了一个包走的。回来之后,还是按照老样子。上午交给我的票,下午这位记者部的领导(姓胡,叫胡连璞)对我说,说你不要走了,我说怎么了,我要回云南记者站了,他说不行,下午要开会,任命你为副总编了。刚开始到领导岗位上,开始一两年,我还是不太熟,也是吃力的,但是我也学红军,干什么就学什么,向老同志学习,向那些老领导学习,慢慢地领导不但让我当副总编辑,后来还给我搞了一个常务副总编辑,所以有点关系。

  [一天一地一广仔]:嘉宾,你重走长征路的时候当地百姓知不知道你是记者?他们有什么心声,向你诉说过吗?

  【罗开富】:这位网友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当时我走长征路的时候,当地老百姓知道我是记者。因为那些向导都会介绍。我在长征路上先后来看望我的老红军(当年走过长征路的)前后有30次,有七八位。当时报纸也讲了。因为是记者,所以他们对我讲的都是心里话。我发表了300多篇文章,三分之一都是用老百姓的语言来叙述的,也就是三分之一都是批评性的稿。比如有一篇文章叫《打人升官,法制何在》,还有一篇《老红军伴记者,重走长征路;五里路五十年,坎坷无人修》、《毛主席过赤水后,五十年后河上还没有桥,年年淹死人》等等文章发了之后,当地很重视,现在毛主席四渡赤水的渡口有五座桥了。他们知道是记者,也很信任记者,为什么?他们认为记者能讲真话,比如赤水河上的桥造好之后,当地人在看庆祝名单里面没有罗记者,就派了几个人,赶到北京来找我,买了被面撕成一条一条的让我剪彩,所以老百姓对记者是很信任的。从这里我感觉,一我沾了红军的光;二党报的记者声誉还在。所以我要珍惜我走过长征路,珍惜我是一个记者。2001年8月份我和报社的同事重返雪山草地,采访的时候,同事就喊我“罗总编”,当地的老百姓就直愣愣的看着我,罗记者你现在改名字了,你原来那个名字多好听啊。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老百姓的心情。现在我每个月收到全国各地来的信有很多,有的信要求平反,有些反映情况的,有些受了欺负的,所以我现在每年都到长征线上走一走,有些我暂交到有关部门了,有些我和地方沟通一下。比方现在抗洪救灾方面,我现在退二线了,年龄那么大了,除了信之外,还有电话,其中有一个电话是这么讲的,是从湖南打来的,说你是罗记者吗?我说是。你怎么找到我的?他说我查114,你的单位我是知道的,我说你反映什么?我们写信已经来不及了,听说你现在当什么官了,不知道您还喜欢听老百姓的声音吗?我说我本来就是一个老百姓,你讲吧,我还是当年的罗记者。他说现在滑坡、泥石流一晚上死那么多人,信息不通,你们现在老用手机,你们新闻界为什么不喊一下,敲锣打鼓多好。从开天辟地以来我们救火、救难都是敲锣的,一敲锣,人不都起来了吗?打手机有什么用。这些我都反映到有关部门去了。长征经历的湖南宜章县受灾比较严重,他们需要支援,这些信传给我了,我现在传到中国扶贫基金会去了。所以他们还是能跟我讲心里话的。

  【罗开富】: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但网友们这种热情认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非常感谢。再见!  

 嘉宾简介

  罗开富,男,现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高级记者,曾担任国务院举办的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总经理、常务副总编辑。1942年9月生于浙江省。1964年10月起从事新闻工作。

关闭本页
  【 相关链接 】
  全部评论
  昵称:
  热门评论Top5 >> 更多
大学生犯罪 就业压力并非主要因素(评14条)
《桃花朵朵开》--阿牛(评11条)
刘耕宏最新专辑《彩虹天堂》(评10条)
杨再春(评7条)
鲁迅真的过分刻薄么?(评7条)
全国牙防组织认证资格遭质疑(评6条)
网 信 搜 索
查询条件:
查询内容:
点击看大图
网信教育助您成功
点击看大图
关爱贫困学生
名人传记
·大江健三郎忧虑未来
·李政道:美国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成
·老舍先生的时间观念
·品品易中天的“品三国”
·叶倾城:是惊喜还是惊恐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演员感
·影坛喜剧之王周星驰不只是个演员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赫福兹病逝
·王选:当代毕升 方正之士
·黄启均:华帝国际战略豪赌奥运牌
成功之道
   招商广告
北京圆明园学院本科热招
海文学校帮助你考研成功
教育无忧--人才教育门户
金世纪金典课程成就世纪
沪新亚药业邗江有限公司
最权威发育培训中心凯育
迅捷舞蹈!旋转精彩人生
新科海成就高薪IT者梦
人大网络教育学院招生中
浙江长生堂药业有限公司
欧美明星们迷恋靓肤法宝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信介绍  -   网信招聘  -  保护隐私  -  友情链接  -  产品答疑  -  客户投诉
文网文[2006]029号      京ICP证050326  
Copyright © 2004 网信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60014号 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050326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50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