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教育 | 校园 | 济困 | 艺术 | 文化 | 法制 | 体育 | 奥运 | 星座 | 招聘 | 动漫 | 游戏 | IT | 手机
大师云集北京圆明园学院 国学大师季羡林亲临课堂
06级中欧EMBA北京班招生 人大商务外交研究生进修
99个精品项目月赚80万! 人大技术经济与管理硕士
名人首页 我看名人 名人掠影 名人访谈 成名之路 名人传记 名人时尚 名人漫画 活动专题 世界名人录
【滚动新闻】·未来学家托夫勒:控制信息交流会越来越困难  ·何兹全:士不可不弘毅  ·专访国际空间站首位华裔站长焦立中(图)  ·李金华:将着力关注新农村建设资金  ·作家马丽华眼中的西藏文化变迁  
  网信首页 > 名人 > 名人访谈
刘泽彭:华文教育负有民族文化薪火相传的使命
www.wx216.com 2006-08-1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收藏此页】 【 】 【打印
  随着“华文热”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升温,海外华侨华人学习中文、传承民族文化的热情空前高涨,希望获得中国支持其开展华文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呼声越来越高。

  国务院侨办是中国政府专司海外华侨华人事务的职能部门。近日,记者就国家支持和推动海外华文教育一事,专访了国务院侨办主管文教宣传工作的副主任刘泽彭。

  不同于对外汉语教学

  记者:近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对海外构成巨大吸引,海外对华文教育的需求很大。

  刘:是这样的。不过我想强调的是,经济因素只是当前世界范围出现“汉语热”的外部因素,中华文化内在的优秀特质才是华文教育在海外生生不息的重要内因。

  从广义上讲,在华侨华人中进行的华文教育也是汉语语言教育的一种形式,但是它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汉语语言教育,更不同于对外汉语教学。我们所说的华文教育,除了一般意义上的语言教育功能外,还负有民族文化薪火相传的使命。华文教育的实质就是通过中华民族语言的推广,传承、弘扬中华文化,保持华侨华人的民族特性。

  因此,开展华文教育,不能只限于语言功能的传授,还要将语言文字的学习与文化的传承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受教育者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了解、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每年寄赠教材150万册

  记者:面对海外华文教育的迅猛发展和巨大需求,国务院侨办有哪些举措?

  刘: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华文教育。2004年3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时,曾专门就加强海外华文教育做出过重要指示,表示要加大政府投入,动员各方面力量支持华文教育。

  我们的工作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我们在健全机构和筹集资金方面做了许多工作。2004年4月,由国侨办牵头的“国家海外华文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在北京成立,并制定了《2004-2007年海外华文教育工作规划》。同年9月,为华文教育筹集资金的“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也注册成立。同时,国务院侨办还增加了华文教育专职工作人员的编制,恢复了专司华文教育的管理机构。

  第二,加强华文教材的体系建设。除了《中文》、《汉语》两套教材,我们还组织编写了《幼儿汉语》和中英对照的教学辅助读物。为了方便传统华校使用繁体字教学,我们出版了繁体版的《中文》教材。我们也发行多媒体教学光碟,研制开发在互联网上学中文的产品。

  从2001年起,我们每年向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校或华教组织赠送中文小型图书馆“华星书屋”。到今年年中,已累计设立近150个“华星书屋”。目前,国侨办每年向海外华文学校寄赠的华文教材和各类华文读物超过150万册。

  第三,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培训华校教师。

  近年来,我们每年都邀请千余位华校教师来中国进行短期培训,还邀请数百位华校校长、教导主任回中国交流研修。

  为帮助海外华校培养一批骨干教师,我们近年以提供奖学金的方式,在暨南大学、华侨大学和北京华文学院,招收了一批华裔青少年和现职华文教师来华接受一至四年的系统培训和正规学历教育。目前在读学生已有300多人。

  从2000年起,我们加大了“走出去”培训师资的力度。五年多来,我们组织了几十批专家讲学团(组),前往几十个国家送教上门,巡回培训教师上万人。

  我们还选派了600多位教师赴海外进行两年以上长期外派教学。这些外派教师除了直接从事一线教学外,还积极培训当地华校教师。

  师资已成为“瓶颈”

  记者:华文教育蓬勃发展的确令人欣慰,但据我们了解,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刘:这是事实,而且问题很多,不容回避。

  比如,各国华文教育层次不同,水平不一,给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东南亚地区,华文学校多是全日制,学校规模较大,动辄人数过千,教师多为全职且学历不是很高,校舍多为华人社团或华文学校自有;而在欧美澳地区,则多是周末制学校,学校规模不大,学生人数较少,教师多为兼职,学历层次较高,校舍多租用当地学校校舍。由此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华文教育的层次和形式的不同,还有对教师、教材、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上的要求也是千差万别。

  华文教材是另一个突出问题。目前,海外华校的教材五花八门:有中国大陆或台湾专为海外华校编写的,有中国大陆学校的统编教材或对外汉语教材,有港澳或新加坡编写的华语教材,各国华校、社团甚至个人也自行编写教材……这些教材多多少少都有问题。比如对于华裔孩子来说,统编教材难度过大;有些教材的内容与国外语言环境、文化背景差异较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等等。

  当前,华文教育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还是师资。在东南亚,华文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受过系统专业教育的更少;在欧美地区,教师人数尽管多,但缺乏师范专业训练和实践。总体来看,海外华文教师普遍年龄偏大,后继无人,师资问题已成为“瓶颈”。

  使用繁简字争议较大

  记者:对于海外华校究竟是使用简体字还是繁体字,您有何看法?

  刘:目前,海外华校对于使用简体字还是繁体字争议较大。我想,只要有利于华侨华人学习语言和文化,有利于华文教育事业的发展,不管是使用简体字还是繁体字都是可行的。

  中国政府长期以来提倡简体字,但并没有排斥繁体字,在中国的一些特殊地区和特殊场合,繁体字仍在使用。例如,中国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目前仍沿用繁体字作为其书面文字。

关闭本页
  【 相关链接 】
  全部评论
  昵称:
  热门评论Top5 >> 更多
大学生犯罪 就业压力并非主要因素(评14条)
《桃花朵朵开》--阿牛(评11条)
刘耕宏最新专辑《彩虹天堂》(评10条)
杨再春(评7条)
鲁迅真的过分刻薄么?(评7条)
全国牙防组织认证资格遭质疑(评6条)
网 信 搜 索
查询条件:
查询内容:
点击看大图
网信教育助您成功
点击看大图
关爱贫困学生
名人传记
·大江健三郎忧虑未来
·李政道:美国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成
·老舍先生的时间观念
·品品易中天的“品三国”
·叶倾城:是惊喜还是惊恐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演员感
·影坛喜剧之王周星驰不只是个演员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赫福兹病逝
·王选:当代毕升 方正之士
·黄启均:华帝国际战略豪赌奥运牌
成功之道
   招商广告
北京圆明园学院本科热招
海文学校帮助你考研成功
教育无忧--人才教育门户
金世纪金典课程成就世纪
沪新亚药业邗江有限公司
最权威发育培训中心凯育
迅捷舞蹈!旋转精彩人生
新科海成就高薪IT者梦
人大网络教育学院招生中
浙江长生堂药业有限公司
欧美明星们迷恋靓肤法宝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信介绍  -   网信招聘  -  保护隐私  -  友情链接  -  产品答疑  -  客户投诉
文网文[2006]029号      京ICP证050326  
Copyright © 2004 网信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60014号 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050326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50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