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教育 | 校园 | 济困 | 艺术 | 文化 | 法制 | 体育 | 奥运 | 星座 | 招聘 | 动漫 | 游戏 | IT | 手机
大师云集北京圆明园学院 国学大师季羡林亲临课堂
06级中欧EMBA北京班招生 人大商务外交研究生进修
99个精品项目月赚80万! 人大技术经济与管理硕士
名人首页 我看名人 名人掠影 名人访谈 成名之路 名人传记 名人时尚 名人漫画 活动专题 世界名人录
【滚动新闻】·未来学家托夫勒:控制信息交流会越来越困难  ·何兹全:士不可不弘毅  ·专访国际空间站首位华裔站长焦立中(图)  ·李金华:将着力关注新农村建设资金  ·作家马丽华眼中的西藏文化变迁  
  网信首页 > 名人 > 名人自述
余华出席香港书展:《兄弟》是我最喜欢的作品
www.wx216.com 2006-07-20   来源:新华网   作者:
收藏此页】 【 】 【打印

   新华网香港7月20日电(记者唐昀)“《兄弟》是我目前最喜欢的作品。”著名作家余华在出席第17届香港书展时这样表示。

    19日在与香港读者的交流会上,余华回答了读者的提问。“作家一般都比较喜欢自己的最新作品。我写完《活着》后,觉得它是我最好的作品;写完《许三观卖血记》后,又觉得那是我最好的作品。可是这次不同,《兄弟》可能真的会成为我最喜欢的作品,因为我在写作过程中,发现了自己从前没有发现的写作才能。”

    余华所谓的“从前没有发现的写作才能”,一是指写作力度加强了,二是有了描写当代中国的胆量。他说:“最优秀的小说往往描写的是往事,因为人们对已完成的事情的认识比较成熟统一,这样的题材比较容易驾驭。而正在进行中的事情,大家的看法还很混沌,存在分歧,把握起来风险比较大,但很有意义,值得尝试。”

    当余华写到《兄弟》(下)时,忽然发现自己可以正面描写当代中国,不禁感到由衷的兴奋。

    《兄弟》出版之后,各界反响不一,余华认为这是正常现象。“目前读者的表达已经很充分了,但评论界的声音尚未发出。学院派教授们不会这么快发表研究性评论,评论界真正的争议还没开始,现在的争议只是媒体的争议。”

   当读者问及他在很多作品中采用的童谣式叙述风格时,余华表示,这不仅是一种文学技巧的选择,也是一种文学态度的选择。在写《活着》时,开始以第三人称叙述,发现很难写下去,因为在旁观者看来,作品中的主人公福贵只有痛苦,没有欢乐;后改为福贵讲述自己的故事,写作就顺畅了许多,因为在福贵看来,苦难中也有快乐。

    余华曾说过,自己永远不会写超过30万字的小说,可《兄弟》一口气写了51万字。对此,余华表示:“这是一个例外,我还是更愿意写20万字上下的小说,读者看起来更舒服些。可谁知道呢,也许下一部作品,我会写得更长。”
 

关闭本页
  【 相关链接 】
  全部评论
  昵称:
  热门评论Top5 >> 更多
大学生犯罪 就业压力并非主要因素(评14条)
《桃花朵朵开》--阿牛(评11条)
刘耕宏最新专辑《彩虹天堂》(评10条)
杨再春(评7条)
鲁迅真的过分刻薄么?(评7条)
全国牙防组织认证资格遭质疑(评6条)
网 信 搜 索
查询条件:
查询内容:
点击看大图
网信教育助您成功
点击看大图
关爱贫困学生
名人传记
·大江健三郎忧虑未来
·李政道:美国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成
·老舍先生的时间观念
·品品易中天的“品三国”
·叶倾城:是惊喜还是惊恐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演员感
·影坛喜剧之王周星驰不只是个演员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赫福兹病逝
·王选:当代毕升 方正之士
·黄启均:华帝国际战略豪赌奥运牌
成功之道
   招商广告
北京圆明园学院本科热招
海文学校帮助你考研成功
教育无忧--人才教育门户
金世纪金典课程成就世纪
沪新亚药业邗江有限公司
最权威发育培训中心凯育
迅捷舞蹈!旋转精彩人生
新科海成就高薪IT者梦
人大网络教育学院招生中
浙江长生堂药业有限公司
欧美明星们迷恋靓肤法宝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信介绍  -   网信招聘  -  保护隐私  -  友情链接  -  产品答疑  -  客户投诉
文网文[2006]029号      京ICP证050326  
Copyright © 2004 网信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60014号 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050326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50326号